新闻公告
中心简介
业务统计

企业参保登记
个人信息查询
个人证明查验
表格下载
政策检索
个人编号查询
大厅排队情况查询
委托网点排队查询
社会保障·市民卡
单位预约取号

2013-05-08 14:17:26
访问次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字号: [ ]  

提升经办服务意识 创新工伤支付模式

 

        “这样就可以拿到工伤待遇,真是太方便了,这下我就放心啦!园区政府真是为咱们老百姓办事想到实处了!”工伤职工小郑拿着邮寄给他的《苏州工业园区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发放告知书》兴奋的说着。

        小郑是外来务工人员,去年在园区某工厂工作时因机器故障手被压伤,经工伤认定程序后鉴定为劳动能力伤残九级。按《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他可以享受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3247元。他听说这笔钱的领取需经单位申请,由社保机构审批后通过单位转给个人,担心厂里无法及时无误的把钱转给自己,正忐忑不安时收到了《园区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发放告知书》,上面清楚的写着补助金的额度和到其个人会员卡账户的时间。小郑高兴坏了,但高兴之余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么简单就能拿钱了?于是他拿着告知书到中心确认,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终于放心了。

        在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模式上,以往一贯的经办流程都是以受伤职工单位作为主体先行至中心柜面申请,经中心审核通过后发放到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个人。这种传统的支付模式不但发放周期长,而且存在单位延发或少发相关待遇的隐患,甚至存在部分单位不及时办理的情况,造成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无法正常及时享受。据统计,2012年全年中心受理园区工伤案例2179起,柜面接待量近万人次,繁忙的柜面人流量也给前来办理工伤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带来了极大不便。

        针对这一情况,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创新、充分调研,创造性的提出将工伤待遇支付从“依申请”变更为“依发生”,即从原有的根据工伤单位的申请启动工伤待遇支付调整为现在的由中心根据工伤事实经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确定后自主启动待遇支付,变被动申请为主动发放、变前台柜面受理为后台系统发放。这一变化不仅缩短了工伤待遇支付时间、提高了业务经办效率,更大大方便了单位和个人,同时还有效的规避了单位克扣延发工伤待遇的风险,切实保障了工伤职工的权益。

        这种全新的工伤待遇支付模式自2013年2月启动以来,经过业务人员多次程序调试,新的支付流程目前已形成,中心将于每月定期进行发放。截至4月15日,已顺利通过新模式完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发放4批次,涉及金额321.94万元,受惠人次达161人,得到了广大工伤参保职工的一致好评。后期,中心还将把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及工伤医疗费用的支付也逐步纳入到此流程中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伤经办效能。

        2013年,是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品质服务年”,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模式的创新正是中心努力达到品质服务的最好诠释。今后,中心将进一步围绕“服务”这一永恒的主题,不断创新,为园区参保人员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管理中心

2013年5月8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基金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9849号-1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2424号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123号中新汇金大厦1楼、2楼。 联系我们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