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中心简介
业务统计

企业参保登记
个人信息查询
个人证明查验
表格下载
政策检索
个人编号查询
大厅排队情况查询
委托网点排队查询
社会保障·市民卡
单位预约取号

2016-02-17 14:05:54
访问次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字号: [ ]  

2015年园区社保(公积金)十大暖心事评选

  回首2015,紧张有序、忙碌充实。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和目标,服务社会经济,服务群众民生,为推动园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好发展和园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持。2016新春,中心从以下18个方面总结工作亮点,诚邀您和我们一起回顾,您的中肯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的关于和支持是我们不断努力的不竭动力。
  现诚邀广大市民参与本次评选活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关注中心微信(苏州工业园区社保和公积金),点击菜单栏“办事指南”-“十大暖心事”即可参与投票。(评选截止2016年2月29日,请选出最暖心的10项,并务必正确填写您的基本信息,中心将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幸运抽奖)
 
  附件:2015年园区社保(公积金)十大暖心事候选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基金(公积金)管理中心
2016年2月17日
 
 
 2015年园区社保(公积金)十大暖心事候选项目 
  1、退休人员可就近领取养老金
  2015年3月起,园区退休人员养老金可通过苏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或者指定承办银行绑定的银行卡直接进行发放。目前可以办理园区退休人员养老金绑定银行卡发放的银行有以下六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浦发银行。此举进一步拓宽了园区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途径,解决了原先退休人员在单一银行网点领取养老金排队等候时间长、出行不便等问题,将为退休人员提供更灵活、便捷的服务。
 
  2、情系民生、握手法治,打造“2015法治社保年”
  2015年,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开展“法治社保”主题年活动。一方面完善政务公开,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规范社保基金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处罚事项的权力运行。另一方面,增强普法教育,邀请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举办法律,进一步增强中心员工法治意识与依法行政能力,同时向参保单位与参保员工普及社保法知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3、完成企业职工养老金第11次调整
  2015年4月,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完成2014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手续的园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工作。涉及企业退休4853人,人均增加额239.96元,平均养老金达 2505.10元/月;另外享受企业退休养老待遇原被征地农民16653人,人均增加148.94元,平均养老金达1264.00元/月。
  2015年7月,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完成2015年上半年退休的1683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其中,上半年退休人员中企业退休人员286名,月标准由2054.94元增加至2277.38元,人均增加222.44元;享受园区企业养老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及历史遗留问题人员1301名,月标准由960.02元增加至1109.05元,人均增加149.03元。上半年达到70、75、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96名,月标准由2748.83元增加至2779.45,人均增加30.62元。
 
  4、工伤信息随时随地可查询
  2015年4月,园区工伤职工工伤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工伤职工可通过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网站及大厅自助终端进行工伤信息查询、工伤待遇告知书的打印。信息涵盖工伤认定及鉴定的基本信息,及工伤待遇的发放金额、发放时间及发放账号,工伤职工可以方便捷地了解自己工伤待遇的发放情况。
 
 
 
  5、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吹响“四季歌”
  2015年,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领导、各党支部党员同志多次走进社区,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活动,走访、慰问居住在园区并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和老年居民,给2404户困难家庭送去春节慰问金、夏季清凉用品,对其中165名特困家庭按每月80元的标准给予一年期困难补助。
  2015年4月和10月,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分别组织年度退休人员“春季健身游”和“秋季健身游”活动,共计700名纳入园区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参加了旅游活动。
  重阳节期间,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组织街道、社区,对辖区内4126名纳入社会化管理,今年逢70、80、90周岁以及100周岁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和老年居民,开展祝寿慰问活动,累计发放45.21万元的祝寿慰问品。各街道和社区结合自身情况,精心组织开展特色祝寿活动,陪伴老人们过了一个快乐温暖的重阳佳节。
  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坚持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为准则,营造幸福、温暖、快乐、健康、时尚的园区退休人员晚年新生活。
 
  6、降门槛提额度,积极推进住房贷款新政落地
  2015年5月,《关于调整园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有关规定的通知》(苏园公积金〔2015〕9号)实施,调整园区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有关规定。本次调整一是提高了贷款最高限额。家庭贷款最高限额从原来的新建住房50万元、存量成套住房(二手房,下同)35万元统一调整至70万元,个人贷款最高限额从原来的新建住房30万元、存量成套住房21万元统一调整至45万元。二是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公积金缴存情况,选择个人账户余额倍数法计算贷款额度,或者选择还款能力公式法计算贷款额度。三是降低了公积金贷款门槛。首次申请使作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只需满足20%的首付款比例要求。四是取消了第二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规定,减轻了购买改善型住房的职工利息负担。
  园区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新政施行后反应热烈,咨询公积金住房贷款新政策的人员络绎不绝。为减少参保员工等待时间,提高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办理效率,园区公积金中心开发了公积金网站、服务大厅触摸屏公积金贷款测算功能,参保员工足不出户便可自行通过网上测算系统测算自己的公积金住房贷款额度、年限等相关信息,无需排队等候至柜面咨询。
 
  7、圆满完成苏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全面切换工作
  为解决园区与市区居民跨区域划卡就医不便及广大群众要求享受均等公共服务的问题,园区自2014年6月启动发放新社保卡工作。2015年7月1日起,新社保卡在各医保定点机构及社会化待遇发放等方面全面切换,园区全面启用新社保卡。
  新社保卡全面启用后,运行平稳,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园区医保定点机构从发卡前的287家增加到1020家,范围覆盖到市区、高新区、吴中、相城,实现居民跨区就医以及社保卡功能的整合提升。
 
  8、微信公众号服务再升级
  2015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全面升级,实现了信息推送向菜单式服务的优化完善,打造集信息公开、办事指南、自助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崭新平台,为参保企业和员工了解社保(公积金)信息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自助查询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
 
  9、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园区社会保险参保全覆盖,实现园区社会保险制度良性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苏州工业园区于2015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开展“全民参保登记” 入户调查及信息采集工作。登记对象为具有园区户籍以及居住在园区持有《苏州市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中,未在苏州市行政区域内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登记内容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未参保情况(含当前入学、就业、失业状态和未参保原因等情况)、在外地参保情况等。2016年起全民参保登记将进入常态化、动态化管理。
 
  10、推出住房贴息贷款,给参保员工带来及时雨
  2015年8月,园区公积金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贴息(组合)贷款业务”,简称贴息贷。参保员工申请贴息贷款,仍然享受公积金贷款的各项权益,利率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与商业贷款的利息差额由公积金中心承担,参保员工无需承担任何额外的费用。贴息贷款在借款合同签定后五个工作内完成放款,极大缩短了放款时间。
  目前,建行、工行可以申请贴息贷款。
 
  11、网上征缴工作迈上新台阶
  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不断优化、完善网上申报缴费系统功能,在网上完成人员参保、缴费基数申报及社保费缴纳的基础上,开发了单位缴费明细打印、未缴费人员提示以及社保补缴网上办理等功能,进一步方便了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心通过网上缴费客户端窗口公告、经办人短信提醒等办法,加强当月未申报及扣款未成功单位的提醒服务,减少因企业人为疏漏造成的漏缴情况,切实保障单位及员工权益。中心按照省市社保申报征缴工作要求规范缴费时限,推行当月缴费方式,彻底解决因延后缴费使参保员工社保关系转移、养老待遇、失业待遇等无法及时享受的困境,同时也解决了员工在两家用人单位间流动劳动合同衔接的问题。目前,园区参保单位实行网上缴费率达到95%以上,覆盖员工人数达到99%以上。网上征缴准确率始终保持100%。
 
  12、开展2015年度缴费专项稽核工作
  2015年9月,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开展第四个年度的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缴费专项稽核工作,今年稽核500家参保单位,稽核内容主要是参保单位2014年度员工人数、工资性收入及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从2012年开始,中心根据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此项工作,有效促进了社保(公积金)的应缴尽缴,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社保(公积金)风险,维护了参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13、服务基层,与街道人力所精诚合作
  2008年起,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逐步在胜浦、独墅湖、娄葑、唯亭西、唯亭东、斜塘和湖西设立七个基层办事处,与所属区域的人力所、劳动合同管理窗口合署办公,为企业及会员提供一站式多线程服务,大大减少企业、参保人员的往返奔波。中心基层办事处秉承 “服务民生、服务基层”的理念,扎根基层,与街道人力所进行深入业务合作,为广大群众提供“零距离”、优质高效的服务。
 
  14、劳动保障平台与智慧社区实现对接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创新,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2015年7月,园区智慧社区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劳动保障业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步整合到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娄葑、斜塘、唯亭、胜浦街道社区居委会,及湖西、湖东、东沙湖、科教创新区社工委工作站均可受理居民医保、居民养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业务。
 
  15、开展“健康进社区”讲座及义诊活动
  2015年12月,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携手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在园区斜塘、唯亭、胜浦街道社区,开展“健康进社区”的健康讲座及义诊活动,给园区居民送去关爱、平安和健康。讲座由附二院中医科周主任主讲,周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冬季预防、中医养生、中草药药理分析及膏方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周主任等医务人员还免费为居民进行了健康检查。本次活动得到了园区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16、掌上“随身社保”社保转移轻松办
  2015年12月,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的 “公积金掌上平台”APP “区外转出自助开具凭证”功能上线。区外转出这项业务也继触摸屏自助、网站自助后开通了又一个高效便捷的办理渠道,给广大参保员工带来便利。自2012年转移自助方式启用以来,截止日前参保员工通过自助方式操作区外转出82450人次,占到了该业务办理总数的72%。
 
  17、温馨提醒助力住房还贷顺畅
  2015年12月,中心网站开通“每月还贷情况”及“购房摊还信息”查询功能,员工可随时随地指尖轻点自助查询还贷情况,免于往返奔波。此外,参保员工还可在“个人信息查询”页面查询到偿还购房贷款计划的起讫时间。
 
  18、“互联网+”助力失业保险经办服务全面信息化
  2015年9月,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自助办理功能在网站、手机客户端和自助终端触摸屏三大网络平台同步上线,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离职后可登录园区社保(公积金)中心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自助办理失业金申请,还可以进行“失业金自助登记”、“失业金发放查询”、“失业金终止”等,实现了失业保险经办服务“互联网+”,参保人员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截止2015年12月底,网络平台已成功办理失业待遇申请3341笔,占该项业务总数的61.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基金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9849号-1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2424号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123号中新汇金大厦1楼、2楼。 联系我们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